買房必須要通過看房選房,僅僅只是看一遍房子的內部情況就好了嗎?實地看房該看什麼?又該問什麼呢?
看房要看些什麼?
1、了解周邊環境規劃
周邊環境包括生活機能、、學校【幼稚園及中小學配套】、交通、醫療等。基本滿足生活需要及休閒娛樂。
還要看有沒有化工廠、變電站、加油站等危險設施。
2、房屋銷售中心
2.1.看樣板效果屋
樣板效果屋是整個健案的縮影,能很好地了解建案的情況。要看:社區密度、佈局、人車分流、綠化環境如何、等整體的搭配是否適宜。
備註:建商往往不會把不利因素放到效果屋上,如:立體停車場、配電房等。看樣板效果屋一定要問清這些公共設施的具體位器、高度與樓棟之間的距離同時,如果沙盤上有空地,一定要注意問清空地的用途和規劃。
2.2.看戶型圖
買房需要看整個樓層的佈局圖,重點關注戶型位置、電梯位置、逃生梯位置等。這樣有利於觀察目標戶型位置是否合理,以便選到合話的戶型。
2.3.看樣板屋
無論是精裝還是毛坯房,很多購房者都容易把樣板屋當做交屋標準。消費者應該提高警惕,很可能自家房屋與樣板屋差別很大,在購房時可向開發商提出要求,交房時實際房屋和樣板間什麼是一樣的、什麼是不一樣的,做為購房合同中“補充條款”進行明確。
4、看公示資訊是否完全
看開發商的建照等證件是否齊全。工地的整潔程度、材料的擺放是否有條理、這些直接反應了這個施工團隊是否有專案施工經驗,只有有經驗的人才能做到材料擺放整,以方便施工時拿取材料。
5、已交付房源
如果有已交付的房源,可以去看一下,可以看到社區的綠化、建材品牌、採光、通風、社區環境、物業的整體情況,有利於更好的瞭解整個專案情況。
看房要問些什麼?
1、銷售情況,是在售呢?還是處於階段?什麼時候開賣等。瞭解目前優惠情況、不同戶型的價格區間、竣工和交房時間等。
2、公設比例。公設比例越高,室內面積就越小。
3、使用年限。台北有些建案的是有使用年限的,一定要問清楚。
4、樓間距大小。
5、車位配比。車位是可租可售還是只租不售或只售不租,要自己計算下這個成本。另外,選擇人車分流的社區比較好。
6、物業公司及收費標準。社區的物業好壞很重要,瞭解物業管理公司的排名、提供什麼服務、收費標準如何。
7、問幼稚園、中小學校。周邊有學校可以為未來的房價加分。